《1》
信陵君是古代那么多名公子里,最让人神往的一个。
写下这句话,李麻花表示很不服气。
她喜欢的是谢安,携妓下东山,沉潜多年,最后出来主持淝水之战打败符坚大帝的那个东晋贵公子。
就是写下“未若柳絮因风起”的才女谢道韫的叔叔。
也是“旧时王谢堂前燕”里,所描写的那个谢家的极显赫的一员。
呃,歪楼了。
村姑陈要写的是信陵君。
著名的窃符救赵的故事里,他是主角。
他利用手下的门客献计,夺了兵符,夺了兵权,最终打败了强大的秦军,连不可一世的平原君赵胜,也从此对他低头认输。
但是,养了食客三千人,织就强大的情报网,对七雄的一举一动无不了如指掌的信陵君,深得百姓爱戴,重情重义的信陵君,令秦国忌惮而不敢对魏国动手的信陵君,却一直得不以皇帝哥哥的信任,最后,抑郁而终。
其实他本可以在打败秦国之后,拥兵自立。
他那个平庸愚蠢的哥哥,在政治上根本不是他的对手。
然而,信陵君没有生过二心,一直尽力辅助佐哥哥。
却又因为他在国民心目中受到极度爱戴和追捧,粉丝众多,而遭到哥哥猜忌,屡屡给他小鞋穿。
信陵君让人喜欢,也令人扼腕,便是这种于他身上存在的强大的矛盾感。
一方面,他不掩饰自己的才华,尽情释放,功高震主。
另一方面 ,他又没有夺位之心,一味退让,低至尘埃。
这样的矛盾性,让他成为了一个悲剧人物。
战国历史上的悲剧,中国历史上的悲剧。
《2》
有争议的事物,总是令人纠结不已,多年后仍能引发讨论。
比如信陵君。
再比如,村姑陈提出的储存白茶的方式。
村姑陈提出的第一个储存白茶的方式,是避光密封、离墙离地储存。
茶叶要放在密不透风的箱子里,箱子要尽力密封,箱子不能靠近墙壁,也不能靠近地面。
如果是小箱子,建议放书架上。如果是大箱子,建议在底下垫个凳子抬高。
第二个储存白茶的方式,是三层包装法。
把白茶,用塑料袋、铝袋、纸箱,三层密封起来储存,才能达到最佳的储存效果。
第三个储存白茶的方式,是存茶间,要干燥,要具有可通风的条件。不能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,不能是空气不能流通的、同时存放着其它有气味物品的仓库。
这三种观点,其实互相之间,是不矛盾的。
但是,却有茶友,因为理解力的问题,提出了疑问:
既然,需要密封,那为何,还需要具有通风条件?
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?!
由此,而一棍子打死了村姑陈提出的所有关于储存的观点。
而其实,村姑陈这密封与通风的两大要素,是不矛盾的。
它们,分别指向的是两个方面的条件要求,一个,是内在方面的要求,一个,是外在方面的要求,它们是和谐统一的,不矛盾的。
《3》
先来说密封。
白茶当然是要密封的,这观点,白茶界几乎没有人会站出来反对,也反对不成。
白茶的国标里,清清楚楚写着,白茶的干度要求,是含水量不高于8.5%。当然,下限是没有的。能做到多干,看制茶师的心气和技术。
基于国家标准对含水量的要求,那么,白茶在储存时,要密封,要防水,是极为正常,也极为正确的事。
要知道,空气里的水分,是大量存在的,尤其是南方,尤其,是可怕的梅雨季节。
这时节,空气里仿佛都能挤出水来。
如果白茶在储存的时候不密封,不多层密封,制造多层的障碍阻挡水分的进入,那么,大量的水分子大军,就会长驱直入,如入无人之境一般,直捣黄龙,侵入白茶内部。
被水分渐渐侵蚀的白茶,一天一天,含水量增加,内含物质受损,转化停止,品质变差,最终,毁了这箱精心制作的好白茶。
故而,密封,是白茶储存的首要因素,充分,以及必要条件。
故而,我们要用纸箱,塑料袋,铝袋三层密封法,把白茶密封起来,牢牢保护起来,让它在黑暗的箱子内部,进行良好的科学转化。
把不好的物质转化掉,把好的物质更多地转化出来。
未来,形成更加良好的品质。
为我们奉献更丰富的香气,更稠滑的汤感。
《4》
接着说通风。
白茶为什么要通风?又密封,又通风,这不是自相矛盾吗?
当然不。
密封,是内因。是指白茶储存的箱子,也就是储存白茶的容器,要密封。
而通风,是外因。是指白茶储存的房间,也就是白茶储存的外部空间,要拥有干净清爽的空气。
当然,这里的通风,是指空气可以流通,仅此而已。
并不是指敞开大门,大开窗户,让风和空气,大量涌入。
不是某些茶友所理解的、夏天乘凉式的通风。
只要,那间储存白茶的房间,可以轻微的透气,轻微地通风,让空气能微微地流通,能换气,房间里的空气不是沉闷的,阴郁的,污浊的,便可以了。
这便是村姑陈对存茶间“通风”的要求。
为什么存茶的房间,要轻微通风,对房间的空气质量有要求呢?
这是因为,白茶在储存的过程中,在转化的过程中,它是需要轻微的氧分子的参与的。
而如果存茶间的空气浑浊,含氧量低,那与白茶进行交换的氧分子就很少,少了这“药引”般的促进,白茶的陈化之路,便不那么能通达至罗马。
另外,茶叶是需要呼吸的。
如果存茶间,空气沉闷,潮湿,阴郁,不干净,那么,茶叶在陈化过程中,就会吸入这些不好的气味,从而,影响白茶的陈化品质。
有可能,还会生成不好的杂味和异味。
这便是,为何要求存茶的房间,能通风,能进行适度的空气交换之故。
《5》
密封,是指小环境。
通风,是指大环境。
一个是内因,一个是外因。
两个要素,都是决定白茶是否良性陈化的重要指标。
它们并不矛盾,相反,它们是和谐统一的。
如果要想存好白茶,便须记住,这两个因素,缺一不可。
君可见,存于太姥山的白茶,因为山间空气清新,气温适宜,鸟语花香,从而陈化出别地所不具备的良好滋味来。
香,清,甘,活,各种妙处,方能齐聚一身。
【后记】:
今天这篇文章,打了很久。
因为手腕疼。
每打一百字,就休息十分钟。所以,可能,有些不够精彩。
还望大家见谅。
今天重读了顾城的诗句。
有一句,过了多少年,仍然喜欢。
送给列位看官,愿大家,多喝好茶,并且,忘记生活带给我们的痛苦和磨难,多记着生命中的甜蜜和惊喜。
“我们站着,不说话就十分美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