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26日至28日,上海在非重点区域开展抗原检测。市民们使用过的检测盒,应该怎么扔?
答:在社区并无明确要求回收的情况下,居民自行检测呈阴性的,所有鼻拭子、取样管、检测卡应放入密封袋中,有条件的可对密封袋消毒,随后投放至干垃圾桶内。若结果呈阳性,密封装袋后,在人员转运时一并交由医疗机构,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。
如果是隔离观察人员,检测结果无论是阴性还是阳性,所有使用后的取样拭子、取样管、检测卡均应装在密封袋中,收集后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。
问:使用过的口罩、手套、防护服等防疫物品,应该怎么投放?
答:在定点医院、发热门诊、社区卫生站等地点使用过的,应投入医疗废弃物垃圾桶。疑似新冠患者及其护理人员使用过的,应作为感染性医疗废弃物进行收集处置。
普通市民日常工作、生活中使用过的,建议放入塑料袋,将袋口扎紧,有条件的可喷洒消毒液,随后投放至干垃圾容器内。
问:为何以上部分物品投入干垃圾桶,而不是有害垃圾桶呢?
答:有害垃圾在进入末端处理之前会先预处理,需要人工分拣,以上物品与人体直接接触并不安全。此外,居住区有害垃圾产量小,清运频次远低于干垃圾。干垃圾日产日清,专人专车收运后直接送往处置基地高温焚烧,能减少隐患 本报记者 金旻矣